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4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篇一:《曾国藩传》读后感
陈思睿
曾国藩是一个极其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山村的小秀才一步步成为晚清的重臣,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书写了大清官场上的神话。他的成功,靠的不是天赋,而是他的坚韧和努力。
在曾国藩的少年时代和京官时代,我就可以从中发现曾国藩许多优秀的品质,也能引发一些思考。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他读书的那股韧劲。与那些天性聪慧的少年相比,曾国藩只能算是一个智力中等的少年。这也导致了他在科举路上走得并不顺利。曾国藩考了考秀才屡次不中,连考了七次,又考了几次会试,才中了三甲第四十二名,成为了同进士。但是曾国藩却有着极其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接下来的朝考中面对道光皇帝的提问,以条理清晰、对答如流,态度不卑不亢,博得了皇帝的赏识。这种强大的素质也让他获益良多(他的座师穆彰阿也正是因此举荐了他)。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读书要有一股冲劲,对待人既不能阿谀奉承,也不能鄙于不屑,而是要以平和心待人。
曾国藩还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在他升为二品大员之后,他本可以坐八人抬的绿昵大轿,但是他却仍然坐着四人抬的蓝昵轿,是为谦虚。他深知“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道理,处处小心,是谨慎。曾国藩已成为重臣仍是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谦虚呢?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也应当戒骄戒躁,谦虚有礼
曾国藩的交际法则也值得一学。曾国藩在与他的同乡同僚交往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谨”字,与他们既不远不近地保持距离,不过分亲近,又会尽同乡之谊。而对待同年,有求必应,亲力亲为。这种恭敬有别、亲疏有度的交际法则,在曾国藩的人生路上帮了他大忙。在我们和身边的师长、同学和亲人相处时,我们也可以恰当的地学习曾国藩的相处之道,让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
在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从中也可看出左宗棠对他对敬佩和怀念之情。曾国藩的贡献之大,功不可没。尽管他有些地方留有争议,但他不愧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篇二:《曾国藩传》读后感
屈湘鹏
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最后,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他还能虚心纳言,鼓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篇三:《曾国藩传》读后感
李圣睿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他的爷爷辛辛苦苦的开垦荒林,用大半生的耕耘,为曾家家累了一定量的财富。随后曾家开始注重考取功名。尽管并不是一帆风顺,曾国藩的父亲考到三四十岁还只是个秀才。但这为曾家的文化氛围有了积累。曾国藩的文化一步步积累,才终于从秀才到举人,最后荣登皇榜,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
看完《曾国藩传》,我对他又有了不少认识,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为官之道
曾国藩之前对任何官员都不买账,活脱脱一个恼人的刺猬。而在回乡一年之后,曾国藩开始反省自己,终于大彻大悟。曾国藩变了。曾国藩八面玲珑是为了打通人际关系,从而让自己能够调配各方资源办大事;同时曾国藩也不同流合污,从来不打破自己做人的底线。他的清廉或许在画像上那瘦骨嶙峋的脸就体现了出来。八年的两江总督和两年的直隶总督奠定了他中国最后一个儒学精神偶像的地位,这与年轻时的官场愣头青则判若两人。
二、治军有方
一代进士出身的文人,竟也能够操持军马驰骋天下,曾能够有平定太平天国、剿捻等丰功伟绩与他的“尚拙”精神是分不开的。结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徐渐图之。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其他很多的治军方略。比如招募之士多为穷苦百姓,八旗军士一概不收;不打无准备之仗,火炮、军器未到决不轻易出战。而在清朝,汉人统如此大军乃未有之事,曾主动让曾国荃退伍并裁湘留淮,不仅让自己全身而退,同时留下了精干的淮军以备后用。
三、坚忍谨慎
曾国藩说:“好汉打掉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诀。”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年轻气盛,面对别人的质疑和排挤,往往反唇相讥,反而受到更大的伤害。1857年初至1858年夏,曾国藩利用在家守丧的机会,全面总结过往人生自此以后,曾国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面对清廷的猜忌,同僚的排挤,属下的背叛,他不再愤世嫉俗,而是默默地选择“打掉牙,和血吞”,凭借着超乎常人的韧劲渡过难关,最终取得胜利。
篇四:《曾国藩传》读后感
卢裕辰
曾国藩出身贫寒,是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农家子弟。但是,胸怀大志的他自由勤奋好学,六岁入塾读书,八岁便能读四书诵五经,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这样的努力加上好学之心以及这般天赋,在道光十八年参加科举,中了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这般职位,对一个平民出身的农家子弟来说已经是求之不得了。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自己的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十年七迁,先后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邢,吏部侍郎。这般业绩,完美的诠释了“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的道理。他对知识的渴望,对事业的这般热心,真的很值得了我们去学习。在当下,学习理应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学习曾国藩先生的这种优良品质,热爱知识,追求事业的完美。
曾国藩不只是会文,武也不在话下。
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可并不只是在于自己的官职,而也在于他的文学成就方面。咸丰元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了军队闹事,咸丰帝昭见群臣商议对策,曾国潘大胆进言“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并在咸丰三年在家乡湖南一带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之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时局的动荡不安,让朝堂里平日稳坐高堂,享尽荣华富贵的官员们不得不想出对策来解决问题,曾国藩在声望与名誉上都成为了不二人选。这时候,对时局认识清晰的他却没有被“立功”冲昏头脑,在各部官员的极力“连哄带骗”,费尽心力,最后陛下下了圣旨后,曾国藩最终决定与他的湘勇军一起墨绖出山。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面对无数个选择,每一次战斗都经过仔细考量,深思熟虑后才决定。战斗中他逼得敌人连连败退,不仅如此,他还鼓动知识分子参与反对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可谓是有勇有谋。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赞叹,去学习。可,最让我敬佩的是,当湘勇攻下江宁城后,曾国藩自己的兄弟和忠实部下一起跪柬,然曾国藩却不为所动,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便让人对她刮目相看。从整体来看,他已经是位极人臣,已经实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来的人生目标,待遇也不差,为何还要冒险去当乱臣贼子呢?不愧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懂大局,识大体,知足常乐。
这本《曾国藩传》不仅让我读到了他的为人处事,还读到了当时社会的局面,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自己的性格完善有了明确的目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