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调查报告 > 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调查与研究

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调查与研究

来源:调查报告 时间:2024-01-27 13:38:02

孙颖 樊士博 SUN Ying FAN Shibo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逐渐兴盛。为提升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质量,对北京市9个城区的乡村展陈类建筑进行实地走访,就建设现状、使用频率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的建设存在功能单一、展陈方式简单、空间布局不合理及村民使用频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应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进行乡村展陈类建筑功能复合化设计。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展陈类建筑;
功能复合化

2013年,由首都文明办牵头,联合北京市委农工委在北京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北京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工作。2018年,北京印发《北京市关于深入推进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北京市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指导手册》等文件,依照文件精神,建设多座乡情村史陈列室、村史馆及乡村博物馆,本研究将其统称为乡村展陈类建筑。目前,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建设量较多,但仍存在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各类人群使用需求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以需求为导向,提出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设计建议。

调研目的是希望了解当前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的建设情况。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展陈类建筑的功能配置、展陈内容与方式、建设规模等。调研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为了解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现状,保证调研的科学性,依托导师课题项目,参与北京市218个村庄实地调研工作,所调研村庄遍布北京市9个城区,调研对象覆盖面广,涵盖旅游村和非旅游村。

本次调研的218个村庄中,41个村庄存在乡村展陈类建筑,总体覆盖率约为19%(见表1,图1)。218个村庄中旅游村62个,旅游村中建有乡村展陈类建筑的22个,建设占比约为35%;
非旅游村156个,非旅游村中有19个建有乡村展陈类建筑,建设占比约为12%。从调研结果看,旅游村乡村展陈类建筑占比较高。旅游村多位于北京山区,因其具有优美的山水格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故这些村庄相继发展旅游产业。乡村展陈类建筑成为旅游村重要的文化展示载体。

表1 乡村展陈类建筑调研情况

1调研区域及乡村展陈类建筑分布

2.1 功能配置

从功能配置上看,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主要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在调研的41座乡村展陈类建筑中,单一型乡村展陈类建筑有34座,占比约为83%;
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有7座,占比约为17%。

1)单一型展陈类建筑 包括展览陈列、值班、办公、室外活动等功能,在旅游村和非旅游村中的设置基本相同,主要服务对象为乡村展陈类建筑的参观者。如门头沟区马栏村建有2座抗战历史文化陈列馆,其主要服务对象为游客,无论是展陈建筑室内还是展陈建筑群的院落空间均未设置游客休憩或与村民生活相关的功能。

2)复合型展陈类建筑 除具有单一展陈类建筑功能外,还包括村民日常交往、休息娱乐、商品售卖、村民服务、室外停车等功能,呈现复合化趋势。根据其复合功能不同可分为:①单体复合型建筑,即乡村展陈类单体建筑内除展陈功能外,还设有餐饮等其他室内功能空间;
②群体复合型建筑,即乡村展陈类单体建筑与其他功能的单体或室外空间组成以院落或广场为核心的建筑群,或将室外实景展示空间组合到游览路线上。按村庄类型可分为:①旅游村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主要服务对象为游客和本村村民,以门头沟区灵水村为例,灵水村作为京西山区旅游村,其将乡情村史陈列室与游客服务中心、特色产品售卖、室外停车场、村民活动场地综合规划设计,形成群体复合型布局,同时满足村民和游客需求(见图2);
②非旅游村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主要服务于本村人员,以昌平区古将村为例,其乡情村史陈列室设置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院内,与村民日常交往、室外停车空间合并设置,并与乡村服务功能毗邻,其功能复合设计策略采用群体复合方式(见图3)。

2灵水村综治中心总平面

3古将村村民活动中心总平面

2.2 展陈内容与方式

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室内展示属于常规展示,展陈方式较单一,基本上是室内图片、实物加影视展陈。从展陈内容上看,主要为乡风民俗、乡村历史等。

部分旅游村增加室外展示,将其串联到展览路线上,形成活态展示,多元化体现农村历史文化特点。如马栏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整个村落设置环形游览路线,通过特殊节点铺装设置和标牌提示,将游客引导至乡村陈列室。将传统展陈方式与实景在地体验相结合是本村展陈的一大特色,既能让游客具有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又可展现村庄特有的文化资源(见图4~6)。

4马栏村环形游览路线

5马栏村道路节点

6马栏村标识牌

2.3 建设类型

从建设类型上看,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分为改建类和新建类2种。在调研的41座乡村展陈类建筑中,改建类共29座,占比约71%;
新建类共12座,占比约29%。旅游村多位于山区,由于其历史悠久,村落格局及村庄风貌保存较好且用地宽裕,乡村展陈类建筑多为改扩建建筑,其采用院落式布局,顺应了村庄山水格局(见图7,8);
非旅游村大部分位于平原地区,因用地紧张、村庄动迁等原因,其乡村展陈类建筑的建设类型多为新建建筑,体量较为集中(见图9)。

7爨底下村鸟瞰

8爨底下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9前大营村党建村史馆

调研目的是了解乡村展陈类建筑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及满意度。调研对象是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的使用者,可分为本村人员和外来人员。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本村人员和外来人员否经常使用乡村展陈建筑、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及满意度、最希望增加的功能等。调研方法为问卷与扎根访谈相结合。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10份,实际收回406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深入访谈的本村人员289名,游客102名。综合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3.1 使用频率

1)单一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使用频率较低,在调研的35座单一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中,6座经常使用。其中5座位于旅游村,1座位于非旅游村。旅游村旅游资源丰富,游客较多,故其所建设的村史馆、陈列室使用频率较高;
非旅游村外来人员较少,乡村展陈类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本村人员,其所建乡村展陈类建筑使用频率偏低。

2)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使用频率较高,在调研的7座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中,5座经常使用。其中2座位于旅游村,3座位于非旅游村。门头沟区灵水村作为旅游村,其乡情村史陈列室位于村庄入口,作为游客进入村庄游览的第一站,有效宣传了村庄的举人文化,且村民室外活动场地也位于此处,使游客既了解村庄文化,又感受到村庄活力。昌平区八家村作为非旅游村,其乡情村史陈列室与村民日常交往、乡村服务功能相结合,在调研和访谈中得知,村委于此处定期举行村民活动和小游戏,增强村民日常交往频率,并宣贯相关政策。

3.2 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及满意度

1)单一型乡村展陈类建筑 由于单一型乡村展陈类建筑的主要功能为展览陈列,所以在实际调研与访谈中发现,旅游村单一型乡村展陈类建筑的使用频率与非旅游村相比较高。

2)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 ①旅游村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功能分别为展览陈列、商业售卖和停车服务。旅游村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较多游客。调研中发现,游客最常使用的功能为展览陈列功能,但63%的游客对乡村展陈类建筑的展示方式表示不满,认为现有展示方式较为单一。86%的受访者认为现有停车场面积较小,使用不便。②非旅游村复合型乡村展陈类建筑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功能分别为日常交往、乡村服务和商品售卖。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空间缺乏,在一些存在日常交往空间的乡村中,其使用频率极高,如古将村92%的受访村民表示经常来此活动,86%的村民表示在此能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并办理乡村服务事宜。

3.3 最希望增加的功能

旅游村乡村展陈类建筑的使用对象为外来游客和本村人员;
非旅游村则为本村人员。综合问卷调研及访谈可知,游客最希望增加的功能为商业售卖和停车场地。84%的游客表示希望在乡村展陈类建筑中增加商业售卖功能,67%的游客表示希望增加或增大停车场地。调研发现,无论是自驾游客还是团体游客对停车均有较大需求。而现有乡村规划中,大部分村庄并未设置集中停车场,而是将车辆沿路边停放。同时游客对于乡村展陈类建筑提供的特色产品售卖需求较高。

村民最希望增加的功能为综合活动和乡村服务。在“你最希望乡村展陈类建筑增加的功能”中,89%的村民希望增加综合活动功能,84%的游客希望增加乡村服务功能。通过现场调研和村民访谈发现,目前娱乐休闲、购物等设施欠缺,不同村庄对村民活动场地的分布差异较大。乡村服务指与村民相关的村委会、卫生室、取款机等功能,村民希望将村内公共建筑如村委会、卫生室等与乡村展陈类建筑进行综合设置或邻近设置。

针对北京乡村展陈类建筑现状及使用需求进行调研,提出以下设计建议。

1)乡村展陈类建筑存在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各类使用人群需求的问题,亟需在后续建设中探索不同类型的乡村展陈类建筑功能复合化设计策略。

2)乡村展陈类建筑旅游村需兼顾村民和游客使用需求,非旅游村则需侧重满足村民多元化使用需求,使展陈类建筑成为村民重要的日常交往场所。

3)乡村展陈类建筑展陈方式应多元化,使室内展示与室外展示相结合,如特色农耕、民俗活动可有机串联室内外路径。

4)乡村展陈类建筑布局有待优化,应尽量邻近村民常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村民使用。

猜你喜欢村史村庄调研村史文化在小学德育领域的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22年22期)2022-03-17我的小村庄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0年9期)2021-01-14村庄,你好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南雄启动南粤古驿道村史编纂工作源流(2018年10期)2018-03-01脚踏实地扶贫调研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村庄在哪里红领巾·萌芽(2016年5期)2016-05-14共同挽救即将消失的村庄本刊村史编撰工作委员会已顺利出版及撰写村史八部《双龙庄村史》出版发行中国新农村月刊(2016年5期)2016-05-14“老汉写史不辍笔,为圆梦想志不移”等十二则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年6期)2014-08-12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